無後為大[名詞辭彙]

無後為大[名詞辭彙]
無後為大[名詞辭彙]
更多義項 ▼ 收起列表 ▲

【拼音】wú hòu wéi dà 【解釋】沒有循守後輩之責,是最大的不孝。 【出處】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” 【事例】凡鄉愚誤將子女送人空門的,本地父老即將“壽夭有命”以及“~”之義,向其父母愷切勸諭。

基本信息

無後為大

【出處】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舜不告而娶,為無後也,君子以為猶告也。”  

【解釋】沒有循守後輩之責,是最大的不孝。  

【事例】凡鄉愚誤將子女送人空門的,本地父老即將“壽夭有命”以及“~”之義,向其父母愷切勸諭。 ★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二回

詳細出處

“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”出自《孟子·離婁上》。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,完整的原話是:“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,舜不告而娶,為無後也,君子以為猶告也”。

【典籍印證】

春秋左氏傳魯桓公二年(公元前七一零年):春,宋督攻孔氏,殺孔父,而取其妻。公怒,督懼,遂弒殤公。君子以督為有無君之心,而後動於惡,故先書弒其君。會於稷,以成宋亂。為賂故,立華氏也。宋殤公立十年,十一戰,民不堪命,孔父嘉為司馬,督為大宰,故因民之不堪命,先宣言曰:“司馬則然”。已殺孔父,而弒殤公,召莊公於鄭而立之,以親鄭。以郜大鼎賂公,齊陳鄭皆有賂,故遂相宋公。夏,四月,取郜大鼎於宋,戊申,納於大廟,非禮也,臧哀伯諫曰:“君人者,將昭德塞違,以臨照百官,猶懼或失之,故昭令德,以示子孫,是以清廟茅屋,大路越席,大羹不致,粢食不鑿,昭其儉也;袞冕黻珽,帶裳幅舄,衡紞紘綖,昭其度也;藻率鞞鞛,鞶厲游纓,昭其數也;火龍黼黻,昭其文也;五色比象,昭其物也;鍚鸞和鈴,昭其聲也;三辰旂旗,昭其明也。夫德,儉而有度,登降有數,文物以紀之,聲明以發之,以臨照百官,百官於是乎戒懼,而不敢易紀律。今滅德立違,而寘其賂器於大廟,以明示百官,百官象之,其又何誅焉?國家之敗,由官邪也。官之失德,寵賂章也。郜鼎在廟,章孰甚焉!武王克商,遷九鼎於雒邑,義士猶或非之。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於大廟,其若之何?”公不聽。周內史聞之曰:“ 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!君違,不忘諫之以德。”

釋義

“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,舜不告而娶,為無後也,君子以為猶告也”這句話意譯過來的意思是這樣:不孝的情況有三種,其中沒有循守後輩之責最為嚴重.舜沒有告知父母就迎娶,是沒有盡到作為後輩的責任,君子以為他雖然沒有稟告父母,實際上相當於已經稟告了   。

漢代經學家 趙歧《十三經註疏》中在“無後為大”下面有注云:“於禮有不孝者三,事謂阿意曲從,陷親不義,一不孝也;家貧親老,不為祿仕,二不孝也;不娶無子,絕先祖祀,三不孝也。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  。”

詞語辨析

關於“無後”的意思一種意思是指:“沒有後代”,第二種意思是指:沒有盡到後輩責任。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